發布日期:2015-09-17 13:10:28 閱讀次數:2047
日前,由中華環保基金會組織實施的四川災區生態衛生廁所參與災區重建項目,已經完成試點建設,并通過了專家的檢查驗收。中華環保基金會捐贈四川災區實施的生態衛生項目,包括彭州地區的120座生態衛生公共廁所項目和大邑縣七里村100戶家庭生態衛生廁所項目。此項目計劃在2009年5月12日大地震一周年前完成。2月12日,中華環保基金會由周桂玲副秘書長帶隊,組織生態衛生方面的專家對已建成的2座生態衛生公廁和8座生態衛生戶廁建設項目的質量和進度進行了檢查和驗收,對建設中存在的專業技術問題進行了現場指導,并提出完善建議,為下一步全面建設奠定了基礎。
2月13日,環境保護部國際合作司和政研中心在哈爾濱組織召開“東北亞環境合作研討會”。來自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和大連市環保部門的代表、政研中心國際所的相關人員參加了會議。與會官員和專家就各地區與東北亞各國開展的環境合作進行了交流,討論了未來東北亞區域合作的潛在領域等問題。環境保護部國際司徐慶華司長和黑龍江省環保廳唐丁丁副廳長分別在會上致辭。政研中心國際所副所長周國梅全面介紹了東北亞區域的環境合作機制,并分析了機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未來加強機制的建議;黑龍江省環保廳、吉林省環保局、遼寧省環保局和大連市環保局分別介紹了各省(市)開展東北亞環境合作的情況。
2月14日至16日,按照環境保護部統一部署, 西北督查中心對西北地區部分國家審批建設項目及重點污染源運行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西北督查中心組成4個工作組分赴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和新疆自治區,會同相關省(自治區)環保局(廳)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兩高一資”較為集中的4個城市進行了檢查。檢查組共對環境保護部受理審批的4個項目、省市環保部門受理審批的15個項目、已被明令取締關停的7個企業和13個重點污染源治污設施運行情況進行了檢查和抽查,共查出存在問題的項目和企業6個。檢查組現場提出了整改要求。
2月17日,國家核安全局在京召開了民用核安全設備焊工焊接操作工資格鑒定委員會(以下簡稱“鑒委會”)第一次會議。國家核安全局依據《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成立了全國“民用核安全設備焊工焊接操作工資格鑒定委員會”,核安全司劉華司長宣布鑒委會成立并宣讀了鑒委會職責。鑒委會的成立標志著民用核安全設備焊工監管工作的全面嚴格展開。鑒委會主要由國家核安全局及其北方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技術后援單位、行業的資深專家和代表構成,職責是對民用核安全設備焊工焊接操作工資格管理工作進行指導。核安全司劉華司長當選鑒委會主任委員,核安全司副司長王中堂、北方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副主任江光分別當選副主任委員。按照核安全司的委托,北方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負責組織焊工考試監督檢查工作。
2月19日,五大區域重點產業發展戰略環境評價項目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暨項目啟動會議在北京召開。吳曉青副部長親自到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充分認識開展五大區域戰略環評的重大意義,切實做好相關工作。會議旨在探索在區域層面建立以環境保護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長效機制,推動相關區域成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先行區和示范區,并正式啟動環渤海、海峽西岸、北部灣、成渝和黃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區五大區域重點產業發展戰略環評工作。會議審議了五大區域重點產業發展戰略環境評價工作方案,并對下一階段的具體工作進行了研究部署。
為深入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環境刑法的功能,推動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中華環保聯合會于2月20日舉辦了刑法與環境保護論壇,通過研究和探討環境刑事立法的相關問題,完善環境刑事立法對環境犯罪的懲治體制,使刑法成為推動環境保護的有力武器。論壇邀請了來自刑法界、環境法學界、司法界等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環境刑法實務界的律師等70余人,通過溝通和交流,充分研討環境犯罪的刑事立法問題,形成提案,遞交兩會,積極推動刑法對環境保護工作的保障作用,使污染者真正受到法治的威懾和制裁,促進環境保護工作更上新臺階。
2月16日至20日,環境保護部李干杰副部長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出席了在肯尼亞內羅畢召開的聯合國環境署理事會第25屆會議暨全球環境部長論壇并就一系列重要議題提出中國的觀點和建議。本屆理事會圍繞全球化與環境:向綠色經濟邁進、國際環境治理等議題展開討論。來自147個國家、140多個政府組織及一些非政府組織的1239代表參加了會議。2月16日下午,李干杰副部長與環境署執行主任施泰納共同為“北京綠色奧運展覽”揭幕并致辭。本次展覽是為宣傳北京“綠色奧運”的成功經驗而舉辦的。李副部長在致辭中介紹了中國政府及北京市為確保綠色奧運所創新的機制和政策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表示愿與世界各國分享成功經驗,共同為維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美好家園而不懈努力。施泰納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為舉辦“綠色奧運”付出了巨大努力,北京奧運不僅為中國城市,而且為其他國家的城市如何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例證和經驗。在部長級論壇上,李干杰副部長就如何應對全球多重危機下綠色經濟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了中國的觀點,并向各國部長介紹了中國的行動和做法。李副部長的發言受到參會環境部長和其他與會者的積極響應。會議期間,李副部長還會見了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施泰納、英國、日本等國環境部長,就本次理事會的主要議題、雙邊環境合作和共同關心的其他環境問題交換了意見。
2月16日至20日,環境保護部人事司在海南省舉辦環境保護部第二期汶川震區環保干部培訓班。來自四川省地震災區的88名基層環保干部參加培訓。萬本太總工程師受周生賢部長委托出席開班儀式并講話。他說,部黨組高度重視地震災區基層環保干部,目前地震災區正處在恢復重建階段,家園重建、心靈撫慰、環境保護等任務十分艱巨,特別是目前環境形勢依然嚴峻,希望學員們好好學、安心學,學以致用,進一步調整狀態、提升能力、開拓視野、勇于實踐,為災區環境保護工作發揮骨干和示范作用,確保災后重建環境保護工作和污染減排等重點任務圓滿完成。同時,他對當前我國環境形勢與主要任務做了分析,并提出了對策與思路。在為期5天的培訓中,安排了環境形勢與任務、心理調節、生態文明建設、環境監控、自然保護考察等培訓內容。
為宣傳貫徹修訂后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于2月中旬在京連續舉辦了四期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專題培訓班,來自約200家環評機構及環保部門的500余人參加了培訓。培訓班聘請了導則修訂組主要成員對大氣導則的主要內容、導則修訂前后的變化、大氣評價中應關注的問題等進行了講解,結合案例介紹了導則推薦模式的應用和使用中需注意的問題。培訓還設置了交流討論環節,回答學員的提問,并與學員就一些關注的技術問題進行討論。
下一篇:環保產業的環境法律體系研究